廣汽集團以及廣汽本田近期將迎來大規(guī)模的高層人事調整。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廣汽本田執(zhí)行副總經理郁俊將調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一職;現任廣汽傳祺副總經理袁小華調往廣汽本田,任職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第一事業(yè)本部本部長。除上述人員變動信息外,廣汽乘用車和廣汽本田還各有2名骨干人員將得到輪崗或晉升。其中包括現任廣汽集團執(zhí)行董事、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等。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廣汽集團尚未宣布相關人士變動。不過,一位廣汽集團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以上人事調整的消息屬實,目前正在走內部流程。
目前,廣汽乘用車與廣汽本田均呈現出整體向好的態(tài)勢,如何站在臺階上再創(chuàng)新高成為雙方面臨的共同問題。此次人員調整,就是為廣汽自主品牌二次成長、廣汽本田戰(zhàn)略升級提供后續(xù)增長力。
自主二次成長
2016全球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執(zhí)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特別強調了廣汽集團在“十三五”期間“將以自主品牌為重點、核心,集中資源發(fā)展自主品牌”。幾天后掀起的人事變動則再次凸顯廣汽對于自主品牌發(fā)展的重視程度。
其中,吳松繼續(xù)留在廣汽乘用車,并升任董事長和廣汽集團副總。上述內部人士透露,吳松未來將從集團層面分管大自主業(yè)務。這意味著吳松近年來在自主品牌上的耕耘獲得集團肯定,與此同時,未來還將獲得更大的權限,推進廣汽集團的“大自主”戰(zhàn)略。
自2011年以來,吳松帶領傳祺一路高歌猛進。數據顯示,傳祺從2011年銷售1.7萬輛,到2015年銷售19.5萬輛,連續(xù)5年實現高速發(fā)展。今年前5個月,傳祺銷量達12.86萬輛,同比增長137.31%。如若保持這一增長勢頭,廣汽傳祺完成年初制定的28萬輛銷量目標指日可待。
不過,按照廣汽集團的規(guī)劃,廣汽乘用車有更加宏大的目標:2017年銷量目標為50萬輛;到2020年,“十三五”規(guī)劃完成時,銷量目標為100萬輛。
要在未來5年的時間里連續(xù)跨越50萬輛和100萬輛兩道坎,廣汽乘用車卻難言輕松。為了確保自主品牌在二次成長過程中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廣汽集團采用“合資公司向自主品牌輸血”這一最為直接方式。
在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中,廣汽本田的表現異常搶眼。郁俊在廣本遭受日本大地震、“釣魚島事件”等一系列負面沖擊后接任執(zhí)行副總,帶領廣汽本田實現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廣汽本田銷量超過60萬輛,同比增長30.9%。
“郁俊將廣汽本田的銷量規(guī)模從30萬輛提升到60萬輛的經驗,正是當下廣汽自主所急需的。”汽車專家張志勇表示,正是看中郁俊的這一營銷能力,廣汽集團將其調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助力自主品牌發(fā)展。
悍將郁俊加盟廣汽自主,足以讓吳松吃下一顆定心丸。不過,廣汽并沒有給吳松留有喘息的機會。近期爆發(fā)的廣汽吉奧經銷商“集體反水”事件和廣汽中興“嵐豹烏龍事件”,讓廣汽“大自主”戰(zhàn)略飽受質疑,而這也是走馬上任的吳松面對的首要難題。
廣本進化升級
除了上述兩個重要的人事及管理組織架構的調整,此番高層變動還包括廣汽本田合資公司。其中,現任廣汽本田副總經理鄭衡被任命為廣汽本田執(zhí)行副總經理;現任廣汽傳祺副總經理袁小華將出任廣汽本田副總經理、廣汽本田銷售公司第一事業(yè)本部本部長。
事實上,這是繼本田在中國市場進行“大換血”之后,廣汽本田中方股東進行的第二輪人事調整。早在今年2月,本田在華三個“一把手”完成集體升官。彼時,本田中國業(yè)務室室長佐藤利彥接替水野泰秀,出任廣汽本田總經理。水野泰秀則升任本田中國本部長兼本田技研工業(y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既是對本田2015年表現優(yōu)秀的肯定,也是更為重視中國市場的表現。數據表明,2015年,本田中國取得32%的高速增長,并首次在華銷量突破100萬輛。
在市場競爭越發(fā)激烈的背景下,實現“二次騰飛”的廣汽本田積極謀求戰(zhàn)略升級。全新升級后的廣汽本田最大的變化集中體現在品牌層面。“廣汽本田從今年開始進入三品牌發(fā)展的新階段。”廣汽本田執(zhí)行副總經理鄭衡表示,本田、理念和謳歌三大品牌并駕齊驅,廣汽本田將與各領域消費者需求完美契合。
然而,作為第一個合資自主品牌,理念目前僅有一款S1車型且長期未能進行車型更新,現如今正在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未來,廣汽本田的一大重任就是研發(fā)新的理念車型。不過,在汽車行業(yè)分析師鐘師看來,“廣汽本田對理念品牌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技術方面的輸入比較保守,同時缺乏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劃。這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理念品牌目前已經淪為合資雙方的‘雞肋’。”
另外,謳歌品牌想要借助國產CDX實現在中國市場的“逆襲”。根據規(guī)劃,到2020年,謳歌將實現1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但是,從目前的銷量數據來看,年銷售僅千余輛的謳歌,與1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相距甚遠,用不到5年的時間實現銷量的數倍翻番并非一件易事。張志勇認為,謳歌已經錯過了國產最佳時機,在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豪車市場,謳歌的生存狀況并不樂觀。
此次廣汽集團對旗下公司進行人事換崗及職位調整,目的是幫助廣汽本田實現品牌升級,并助力廣汽自主在第二階段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至于此時展開一輪全新組織架構調整,對于銷量或品牌的進一步提振能帶來多大的實際效果,還需更多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