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企業家都知道,外部市場如果要淘汰一家企業,那簡直是摧枯拉朽,別說賈躍亭能通過不斷的融資掙扎,就算超人也得被迫背井離鄉。
當宏偉藍圖演變為資本黑洞,賈躍亭必定為千夫所指。本文就事論事,只討論被套牢的VC/PE機構們。
賈躍亭及其控制的樂視體系太過龐雜,私募君翻閱了幾十篇資料,方才尋出一丟丟的蛛絲馬跡。私募君以樂視或樂視系總稱樂視整個商業體系,他們都被賈躍亭控股。
2016上半年的時候,樂視系還是VC/PE機構瘋狂追逐的香餑餑,然而這還不到兩年時間,樂視就被法院凍結資金、供應商主追債、銀行追息…這會賈躍亭就算有天大的心,估計也會焦頭爛額。
私募君簡單梳理了一下樂視體育的融資歷程,發現其股東中有數家VC/PE機構:
2015年5月,樂視體育宣布完成A輪8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28億元,萬達集團、普思投資、東方富海和云鋒基金參與其中;2016年3月,樂視體育完成B輪80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達215億元,海航、 中國人壽 、建銀國際、聯想集團、中金公司前海發展基金、新天域資本等大型機構紛紛進入,同時還有明星劉濤、孫紅雷傾力助陣。有媒體報道稱,劉濤的投資額為6000萬元人民幣。
在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紛紛布局體育產業的時候,樂視作為非BAT玩家,能夠獲得那么多專業的VC/PE機構支持,已屬不易。
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私募君有理由相信,海航、中國人壽、建銀國際、聯想集團、中金公司前海發展基金、新天域資本以及萬達集團、普思投資、東方富海和云鋒基金的眼光錯不了(資料有限,部分或已經退出或轉售)。
但是VC/PE并不能控制市場走向,也無法左右大牌創業者賈躍亭的經營決策。賈躍亭想搶占智能汽車風口,就做起了樂視致新,賈躍亭想玩一把金融,又做起了樂視金融體系。樂視截至目前的失敗和市場反應,私募君認為,歸根結底在于賈躍亭對市場把握的不夠準確,以及內部經營的缺位。
所有的企業家都知道,外部市場如果要淘汰一家企業,那簡直是摧枯拉朽,別說賈躍亭能通過不斷的融資掙扎,就算超人也得被迫背井離鄉。
樂視體育此前拿到了3億融資,當時私募君和同事開玩笑說,“剛拿到30億融資,就花了27億用于購買賽事版權,那么其他的3個億花哪里了?是付給中介或FA的服務費嗎?”30億擱在手里還沒捂熱,一眨眼的功夫就全花出去了。果真照賈躍亭這么個花錢速度,就算挪用100個易到的資金,也不夠填補樂視體系下的資本黑洞。
很明顯,作為二股東,孫宏斌對賈躍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樂視體系內的經營布局和決策上。
按照原先“賈布斯”的構想,樂視生態是一個以 樂視網 為基礎,橫跨汽車、金融、體育、影視、家電、手機等產業巨大閉環集團。
試想一下,一個樂視用戶,在樂視的產業生態體系內是如何生活的?
他早上開著樂視智能汽車去上班,路上樂視體育播放當天的精彩賽事,通過樂視金融理財,下班后用樂視手機約女友去看樂視影業發行的《長城》,路上女友通過樂視App已經定好了影票。晚飯后,他意猶未盡,打開樂視電視,再次收看了樂視體育的晚間報道…
想想就恐怖,照這么發展下去,一個人的一生只要樂視一家公司就夠了。不知道賈躍亭有沒有開辦互聯網婦幼保健院和網絡殯葬的想法和意愿。
如果賈躍亭此前的幾大業務陣線,沒有發生資金緊張的話,我們大致可以斷定,會有更多的VC/PE貼過去。
此前賈躍亭曾宣布,只領取1元年薪,私募君看到了賈躍亭對樂視體系深深的愛。除了雙胞胎女兒,賈躍亭的二胎孩子就是樂視。
在樂視體育和樂視致新2016年下半年的股東名單中,鮮有VC/PE機構出現,更多的是一些產業集團以及債轉股的債主出現。
據媒體報道,富士康也已經退出了樂視致新的股東行列。
梳理發現,之前樂視致新前后融資的近100億元,有一半都是樂視及鑫樂資產賣老股所轉化而來。
山西老鄉孫宏斌夠意思,對樂視致新投入近80億元后,目前仍持股約33%。但不知道融創股價大降8%后,孫宏斌及融創董事會會做出怎樣的止損操作?
相對于法院凍結12億資產而言,賈躍亭及樂視是時候停下理理順眼下的業務了,資本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順利解決的,而且可能會持續爆雷。但是,如果賈躍亭果真吸收孫宏斌的建議,售賣邊緣性業務以回籠部分資金,不僅可以從泥潭中拔出一只腳,而且能通過回籠的資金補血主營業務。事態會不會好轉?
畢竟在商場上,勝敗乃兵家常事,等到元氣恢復,再回頭一戰不見得會晚。
截至目前,我們似乎還沒有看到樂視背后的哪家VC/PE機構公開發聲。
(來源:微信公眾號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