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這個夏天過得很不容易,創始人兼CEO 馬斯克在社交網絡上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風波。近期與SEC 達成和解后,急需要一些好消息來振奮人心。
而三季度產銷超預期的數據恰如其分的出現,億萬富豪巴倫強勢看多,認為到2030年特斯拉年營收可能達到1萬億美元。
三季超預期,四季度目標更宏偉
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產能為83500輛電動汽車,比在2018年第二季度創下的歷史新高高出50%。特斯拉第三季度共交付83500輛汽車,僅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就占公司2017年全部交付量的80%。
第三季度,特斯拉從自我強加的“生產地獄”轉型為特斯拉CEO馬斯克所稱的“交付物流地獄”。實際上,特斯拉的銷量比馬斯克預估的要樂觀的多,大大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估計的80500件。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隨著生產企穩,發貨和出庫車輛物流是我們第三季度面臨的主要挑戰。”“我們在整個季度都對這些流程進行了許多改進,并計劃在第四季度進一步改進,以便我們能夠更好的擴大規模。”
此外,特斯拉計劃在第四季度實現更宏偉的目標:特斯拉Model 3的產量將繼續增長,直到公司達到每周生產1萬輛Model 3的穩定速度。預計將于明年初投產的售價3.5萬美元的標準Model 3的初步生產準備工作也將繼續進行。
馬斯克曾信誓旦旦地預測特斯拉將在當季實現盈利和正現金流,但該公司在周二的聲明中表現得很謹慎,稱其將在第三季度財報中公布財務信息。該公司三個月前發布產量和交付數據時,曾重申了對于第三和第四季度實現凈盈利和正現金流的預期。
CFRA分析師Garrett Nelson稱,生產和交貨數據肯定是正面驚喜,基于這些結果,本季度的運營狀況似乎確實有所改善。
億萬富豪兼大股東強勢看多
據CNBC報道稱,特斯拉的大股東、美國知名投資人、億萬富豪Ron Baron 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十幾年后特斯拉年營收將突破1萬億美元。
Ron Baron 說:“其中,電池業務占5000億美元,汽車業務占另外5000億美元。這種可能性肯定要超過50%。我預計,三年內特斯拉年營收將達到600億美元,這種可能性約為80%。”
在產銷方面,Ron Baron對特斯拉也相當樂觀,表示特斯拉將成為最大的汽車公司,最終每年可售出1000萬輛汽車,1500萬輛汽車。
加速在華建廠
特斯拉表示其將加速上海工廠的建設。該公司在7月份與上海市政府針對建設其全球第二家裝配廠達成協議,并且在當時表示第一批汽車將在大約兩年內下線。此后該工廠還需要兩到三年才能達到每年生產約50萬輛汽車的產能。
特斯拉公告稱,在中國仍然缺少在當地生產電動汽車的現金激勵,中國通常的補貼約為廠商建議零售價(MSRP)的15%左右或更高。將跨洋運輸的成本和進口關稅考慮在內,相比在中國本土生產同一輛車,特斯拉現在這種運作的成本高出55%-60%。
奧本海默分析師Colin Rusch 認為,“考慮到海洋運輸成本和其他原因,特斯拉和類似的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仍有成本差距,”該公司表示,“考慮到中國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這仍然會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競爭環境。”
爭議與擔憂仍然存在
首先是產銷數據超預期這一好消息,本身存在一些“水分”。因為,在過去一周左右的時間里,分析師下調了此前的預期,使特斯拉更容易超越華爾街的預期。
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特斯拉的利潤率,尤其是Model 3。但特斯拉并沒有給予詳細的說明。 另外,投資者對特斯拉有關其制造成本和現金流的詳細數據,尤其是在特斯拉表示計劃加快上海工廠的建設之后。特斯拉在這方面的解釋也沒能滿足投資者的好奇心。 投資者最擔心的,仍然是馬斯克。這個夏天以來,馬斯克在社交網絡上放飛自我,在處理與投資者關系上也很任性。 在私有化鬧劇發生之后,SEC 最初試圖禁止馬斯克擔任高管或董事,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特斯拉在提高汽車產量方面取得的成果將黯然失色。 另外,特斯拉年初至今不斷遭遇高管出走,人才流失也考驗著馬斯克的領導力。 (來源:Wind金融終端 移動APP)